多铁性材料是指同时具备铁电性和磁性有序相的材料,因其在存储和逻辑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潜力而非常关注。与传统的单一功能材料相比,多铁性材料具备电磁特性相互控制的优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和信息处理。然而,这类材料在单相状态下往往面临铁电性和磁性相互排斥的问题,因此带来了探索新型多铁性材料的挑战。近日,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彭波教授、邓龙江教授、严鹏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Wei Ji等人的研究团队在二维范德华(vdW)材料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他们成功设计并制备了几层NiI₂多铁性材料,展示了其同时具备铁电性和反铁磁性的特性。利用磁-光-电联合测量技术,该团队明显提高了该材料的性能,成功获取了在几层原子极限下的多铁性行为。这一成果不仅为低维物理学中的磁电耦合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未来的自旋电子器件开发奠定了基础。
【表征解读】本文通过共聚焦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AF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多种表征手段,对氮化硼(hBN)薄膜的生长特性及其界面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揭示了hBN薄膜的高晶体质量和优良介电特性。拉曼光谱分析提供了hBN单层的特征峰,验证了其单晶特性和薄膜的均匀性,而SEM和EBSD则通过表面形态和晶体取向的表征,显示出hBN岛屿的生长机制及其与基底之间的相互作用。针对hBN薄膜中不同边缘现象的观察,本文利用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AFM)探测了电流分布特征,揭示了其导电性与材料缺陷之间的关系。此外,通过TEM的高分辨成像,我们也可以直接观察到hBN与铜基底的界面结构,进一步探索了其晶体质量和界面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采用电子能量损失光谱(EELS)对界面化学成分做多元化的分析,进一步确认了hBN/Cu界面的化学特性,这为理解材料的电气性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表征手段的结合,研究结果为出大面积、单晶hBN薄膜的优越性能,尤其是在高频电子器件和神经形态计算中的应用潜力。通过SEM和AFM的联合应用,我们成功地绘制了hBN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电流分布图,表明该材料具备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能力,适合于未来纳米电子器件的构建。
总之,经过系统的拉曼光谱、SEM、CAFM、TEM和XPS表征,我们深入分析了氮化硼薄膜的生长特性、结构质量及其与基底的界面性质。这些表征不仅揭示了hBN在微观层面的重要特性,还促进了新型高质量二维材料的制备,推动了后硅时代电子器件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hBN及其异质结构在新兴电子和光电应用中的潜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Wu, Y., Zeng, Z., Lu, H. et al. Coexistence of ferroelectricity and antiferroelectricity in 2D van der Waals multiferroic. Nat Commun 15, 8616 (2024).
FIDA解决一切分子相互作用难题,在原生条件下同步进行分子互作三个维度的表征
罗博讲冻干007:什么样的冷阱是一个“好的”冷阱?——冷阱普遍的问题解答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团队在多巴胺和酪氨酸酶超灵敏检验测试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丹纳赫(Danaher)四十周年创新再出发:10月11日谈高校创新转化,云参观苏州超级工厂
上一篇: 三维成像!我国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测验成功